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9万余人,教职员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68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人。有47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5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66人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8人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有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15个双学位专业,5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校馆藏图书数据近400万册(含电子文献),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近4亿元。
学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80余项,省(部)级项目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0余项。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走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学校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四段16号
邮政编码: 610041
联系部门: 招生就业处
联 系 人: 蔡新良
谘询电话: 028-85522012
传真号码: 028-85522089
学校网址: www.swun.cn
招生专业
001 会计学(文理兼类)
002 民族学(藏学)(文理兼类)
003 公共事业管理(文理兼类)
004 市场营销(文理兼类)
005 行政管理(文理兼类)
006 财政学(文理兼类)
007 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理兼类)
008 金融学(文理兼类)
009 经济学(文理兼类)
010 历史学(文史类)
011 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理兼类)
012 旅游管理(文理兼类)
013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文理兼类)
014 英语(文理兼类)
015 日语(文理兼类)
016 朝鲜语(文理兼类)
017 法语(文理兼类)
018 汉语言文学(文史类)
019 汉语国际教育(文理兼类)
020 新闻学(文理兼类)
021 广播电视学(文理兼类)
0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文史类)
02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汉双语行政管理)(文史类)
02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文史类)
025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学)(文史类)
026 社会工作(文理兼类)
027 应用心理学(文理兼类)
028 应用化学(理工农医类)
029 化学工程与工艺(理工农医类)
030 制药工程(理工农医类)
031 药物制剂(理工农医类)
032 中药学(理工农医类)
033 环境科学(理工农医类)
034 电子信息工程(理工农医类)
035 通信工程(理工农医类)
03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农医类)
037 自动化(理工农医类)
038 计算器科学与技术(理工农医类)
039 软件工程(理工农医类)
040 网络工程(理工农医类)
041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理兼类)
042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工农医类)
043 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农医类)
044 生物技术(理工农医类)
045 法学(文理兼类)
046 财务管理(文理兼类)
047 工商管理(文理兼类)
048 动物科学(理工农医类)
049 动物医学(理工农医类)
050 食品科学与工程(理工农医类)
051 食品质量与安全(理工农医类)
052 城乡规划(理工农医类)(5年)
053 建筑学(理工农医类)(5年)
054 英语(旅游英语)(文理兼类)
055 保险学(文理兼类)
056 文化产业管理(文理兼类)
057 风景园林(理工农医类)(5年)
058 药学(理工农医类)
059 人力资源管理(文理兼类)
060 投资学(文理兼类)
061 金融工程(理工农医类)
062 社会学(文理兼类)
063 藏药学(理工农医类)
064 建筑学(与湖南大学联合培养)(理工农医类)(5年)
065 软件工程(与湖南大学联合培养)(理工农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