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4.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55.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5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57.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58.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5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6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2.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札记·中庸》
65.君子慎始,差若豪氂,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6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6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68.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7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71.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7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73.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7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75.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7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7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第六十三章
7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9.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80.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
81.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管子·形势解》。
8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8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楚辞·卜居》。
8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86.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吕氏春秋·疑似》。
87.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吕氏春秋·慎大览》。
88.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战国策·齐策四》。
89.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策·秦策》。
90.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司马迁
9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92.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9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
9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95.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96.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97.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9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